机械键盘购买使用记录


我想把买过用过的机械键盘整理下,记录下来。之所以是记录而不是分享,是因为机械键盘水太深,我连个发烧友都算不上,不像是之前那篇 垂直鼠标

我买的机械键盘全都是 1000 元以下的,绝大部分是 500 以下,贵了感觉不值当。那么我们开始吧。


第一把机械键盘,茶轴。当时刚接触到机械键盘这种东西,充满新鲜感,买了一把便宜的试试。17 年还是个穷学生,99 块钱也不少了。那段时间好像也是机械键盘刚刚兴起的时间点。手感不记得了,说实话那时也不懂什么手感,更不懂什么轴体了。


银轴,68 键。第一次尝试非常规配列,还不错。陪我度过研究生剩余的时光,记忆还是很深的。银轴用的也蛮喜欢,很轻。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接口是 micro usb 不是 type-c。

另外我对背光啥的真的没要求,甚至是不喜欢。可惜很多时候没得选。


红轴,68 键。记不太清为啥要买这把键盘了,可能是上一把放在公司,家里就买了一个新的。红轴就是比较大众的轴体,比上面的银轴硬一些,但也还行。


红轴,68 键。才隔了三个月,这把又是为啥买的?刚工作就乱花钱。手感基本上和上面没啥区别。


金粉轴,左移 64 配列。买过的最贵的也算是最好用的一把,至今还在用。轴体软,我挺喜欢。最最重要的是支持 via,从此进入 via 的坑。而且是原生 via,打开软件就能识别到。要知道后面买过的几把键盘还要自己导入布局才能用。kdb 算是大牌子了,质量没啥问题。

进入 via 的坑,旧键盘基本成废品了,emmm。


黄轴,87 键。这大概是入了 via 的坑,也给家里配一把。小牌子,质量不太行,松松垮垮的。配列不是我习惯的,但也还是用了一段时间。


不是键盘,是把普通键盘转 via 的小玩意。可惜兼容性不太好好。


蓝轴,66 键 +1 旋钮。开始尝试新的配列,人体工学的布局。买回来才发现配列和之前差的有点多,用的不是很习惯,只能改习惯。静音确实是静音的。价格真不算贵,可是用了一年后,陆续出现按一下连续触发两次的问题。还不是某一颗,是很多。刚开始我把不常用的键里的轴体换一下还能勉强用,后来坏的越来越多,吃灰了。

这种配列舒服吗?我很难说,他不会给你很直接的感受,而且刚上手还要熟悉下。

旋钮有用吗?对我来说没有。


红轴,70 键,分体式。买前比较担心这种小牌子会不会也出现上面的问题,结果目前来说一切正常,买的也算很值了。配列也是我习惯的配列。总体满意。


键盘就这些了,顺带分享下我的 via 改键吧,很多时候为了这盘醋才包的饺子。

第一层的第一个重点是 home 和 end,这两个键写代码太常用了。必须安排好。第二个重点是 ctrl 放在 cpas lock 的位置,因为左下角实在太难按了,我是小指无力党。第三个重点是要让左手能够单档实现 backspace 和 enter,减少鼠标切换键盘的频率。

第二层的第一个重点是键盘对于鼠标的基本控制,减少键盘换鼠标的频率。第二个重点是符号键,写代码用的很多,所以我把他们放在了 jkl 附近。

第三层的重点是把数字和数字上的符号放在了中间,因为我发现在盲打时直接按最上面的数字非常容易误触。

我的改键其实也是一直在调整中,这个还是要看个人使用习惯。像是左手操作方向我是没有改的,我还是习惯右手直接用方向键。